关王庙位于 阳泉市郊区荫营镇林里村,南距市区12公里,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。始建于北宋熙宁五年(1072),重修于宣和四年(1122),元、明、清代屡经修葺。
建筑方位西南朝东北,背山面阜,北侧与林里村隔河相望,在特殊损坏范畴的红墙青瓦围墙之内。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,分为内外两个院落。建筑以内院的关王庙正殿为主,由祭圣献殿、端门马殿、南北配殿、围插廊、五关通道和外院的乐楼戏台、落箭亭、饮马亭、关庙东门等,组成了一座错落有致,气焰雄伟,具有特定履历、艺术、科学价格的北宋原构造建筑群体。
关王庙正殿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武庙建筑。面阔三间,进深六椽,单檐九脊歇山式。平面长宽相同,呈方形,由台基、墙柱、斗拱、梁架、屋顶组成。鬼斧神工般的关王庙正殿,历经千年沧桑,依然维持着宋代《营造法式》的建筑规范。
关王庙所在的林里村,通行着众多关王庙的故事,其中,“锯末面柱乱砍椽,大殿内外一致宽”的传说最具传奇颜色。
当年,赵州桥造成后,鲁班奉旨率天下能工巧匠分开赵州古城, 西上太行山,来到林里村,接下了修筑关王庙的软头活儿,并立下生死状,限定在四月十八日这一天落成。如若延续工期,当以死罪处斩。日月如梭,时光似箭,眼看良辰吉日要到,可偏偏还缺乏一根大柱。鸡声起,三更夜,鲁班爷急中生智,捧起白哗哗的锯末面,再蘸上黏溜溜的红土浆,三下五除二,大柱做造成。五更时分东边白,大殿两檐角尚未封口。鲁班爷顾不得细想,伸手抓来便扔,左一根,右一根,快如流星赶月,状似二龙出水,乱砍椽由此而成。鲁班在椽面上题道:"假若往后重修此檐角,比吾能者多一根,不及吾者少一根。"此刻天已大亮,钦差官员前来验工,先量殿里,后量殿外,又发明"内外一致宽" 。"锯末面柱乱砍椽,大殿内外一致宽"的奇绝代代相传。
殿内联想完全,各具特色。关公的金面联想威武雄浑,气宇轩昂。关平英姿矫捷,风采翩翩。周仓气焰惊人,不怒自威。其余联想衣冠楚楚,面姿各异,惟妙惟肖,栩栩如生。
1996年关王庙11月被国务院确定公布为全国重心文物损坏单位。1995年5月关王庙被中共阳泉市委、阳泉人民政府确定为“阳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,1997年6月,关王庙被山西省教育委员会确定为“山西省德育基地”,2002年3月,关王庙被国家 旅游局确定为“国家AA级 旅游景区”。
--> |